上一页|1|
/1页

主题:看奥巴马中国行的“CHANGE”

发表于2009-11-24
发表于2009-11-24
11月15日深夜,美国总统奥巴马冒着纷纷扬扬的雨雪开始了他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这一举动又一次证明了高喊着改革口号“change”上台的奥巴马,的确是一位善于突破传统的美国总统。


   自老布什开始,以往的美国总统都是在任职后第二年访华,而奥巴马此次打破外交惯例,成为第一位就任头一年就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而且,此次奥巴马“1日1夜”的访日行程和“4日3夜”的访华行程,与以往美国总统的亚洲之行迥然不同。除此之外,奥巴马16日的上海访问活动也打上了“奥巴马式”的烙印,处处闪烁着“change”的特色。

发表于2009-11-24
 首先,他选择上海作为访问中国的首站,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淡化政治色彩的信息,表明奥巴马政府对华关系转向重视两国经贸关系的诉求;其次,在当天的青年对话会上,奥巴马号召中国年轻人向他提问,并首次把提问范围扩大到中国的网民,这又是一个创举。中国的网民显然受到奥巴马这一“前卫”行动的鼓舞,拿出参与热情向活动征集平台新华网提出了3290个他们想要奥巴马回答的问题,内容涉及环境保护、中美贸易摩擦、文化多元化、诺贝尔和平奖以及美国总统如何选择住所等。
发表于2009-11-24
奥巴马也不失时机地在演讲和对话中大秀美国价值观和他本人的魅力。奥巴马告诉中国青年,看到博大的中国很兴奋,美中关系在过去30年中虽曾遭遇挫折和挑战,至今仍存在分歧,但美中不必一定是对手;美中两国可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共同承担领导责任;两国还可以共同合作以减少世界各地的冲突。奥巴马称赞中国使亿万人脱贫,在人类历史上无前例;美国要继续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并在许多方面向中国学习。奥巴马还和中国青年分享成功的经验,告诉他们成功属于不断努力工作的人,并和中国青年大谈构建文化多元化与和谐世界。
发表于2009-11-24
 对话现场,奥巴马满面春风,与中国年轻人握手致意,对学生提问来者不拒,极力向中国的年轻一代释放友善。媒体称,在15分钟的演讲和1个小时的提问互动中,奥巴马极力展示他个人所代表的美国的朝气蓬勃,大力表白他对中国的好感, 努力打动中国的“80后”和“90后”,为自己制造一批“中国粉丝”。以往的美国总统访华从未加入对话这个节目,奥巴马创造性地运用这一形式,并进一步扩大到网民,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也体现出奥巴马对华政策变革的细微之处。
发表于2009-11-24
 据悉,奥巴马访华前夕,白宫官员曾向媒体表示,奥巴马期待与中国青年的这次对话,认为在美中政府间以及两国人民之间加强互动十分重要。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称,奥巴马对华政策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抓住中国青年人。奥巴马访华的一个主要功课就是要在中国年轻人当中聚集人气,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奥巴马聪明地选择了眼下在年轻人当中盛行的互联网,从而在中国年轻人中成功找到了沟通的“认同感”,也在中国年轻人眼里树立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美国总统新形象。
发表于2009-11-24
 “由政治转向经济,由官方转向民间”,奥巴马上台后的对华战略重心渐趋明朗,“美国的未来更多取决于我们对太平洋彼岸中国的立场,而非对大西洋彼岸欧洲的态度。”10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预言成了奥巴马此次访华的最好注脚。


发表于2009-11-24
“你给中国带来什么?又想带走什么?”正如对话现场一位中国学生的提问,访华无疑是奥巴马初次亚洲之行最实质性的部分,上任不到一年即造访中国,奥巴马是美国历任总统中的第一位,充分显示出奥巴马政府“变革”的特色,也体现出美国对中国的高度重视。
上一页|1|
/1页